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4
0
生成式 AI

VIBE CODING 全紀錄:0 經驗用 AI 打造 PWA 兒童任務管理平台》系列 第 14

(Day 14)成就抽獎系統:讓孩子在期待中培養堅持的力量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在目前的設計中,孩子已經能透過兩大核心功能探索學習的樂趣:

  • 成語挑戰:讓他們在闖關中累積語文能力
  • 動物冒險地圖:將每一次的學習進度化為一段旅程,孩子能一步步解鎖新的地圖與動物

這兩個功能讓我的小孩在完成日常任務時,多了一份目標感與成就感。每當闖過一關或解鎖新動物,他們都會主動來分享自己的進展。
在陪伴他們使用的過程中,我在想,如果能在原本的成就感之外,再多一些變化與小驚喜,孩子會更期待每天打開平台,去看看今天能解鎖什麼新挑戰。

於是我開始構想:能不能加入一個新的機制,讓孩子在日常學習中,不只是「完成任務」,而是帶著期待,甚至有點小緊張地迎接每一次的挑戰與收穫。


起點:從成就系統開始的想法

一開始,我的構想是做一個類似遊戲的 成就系統
完成特定條件就能解鎖成就,獲得稱號或特殊標記。
這樣的機制在遊戲世界裡很常見,也能讓孩子在完成日常任務的同時,感受到「解鎖」的成就感。

但很快我就遇到一個現實問題:

如果每個成就都要配一個專屬獎勵,不僅設計成本高,還要小心平衡難度。

  • 太容易解鎖 → 挑戰感不足
  • 太困難 → 孩子可能直接放棄

於是,我決定把這個問題丟給我的 AI 夥伴,一起腦力激盪。


與 AI 的討論:週期重置的靈感

AI 提出的一個建議 成就可以週期性重置 讓我眼睛一亮。
它的理由很簡單,卻非常有道理:

  • 新開始的機會:每週一成就進度歸零,即使上週表現不佳,也能重新振作。
  • 持續動機的維持:避免孩子因為落後太多而喪失參與感,保持系統的公平性與激勵性。

這樣一來,不用一次設計大量固定的「永久成就」,而是用同一組成就,在不同週期重複運作,降低開發與維護成本,同時讓孩子持續挑戰。


成就類型的確定

在成就類型的設計上,我們最後決定,可以直接對應現有的任務類型。
例如,如果平台上有:

  • 習慣任務
  • 運動任務
  • 家務任務

那成就條件就設定為:

完成該類任務 X 次

這麼做有三個好處:

  1. 一致性高:成就和任務一一對應,不需要額外解釋規則
  2. 容易開發:直接統計任務完成數量即可
  3. 引導平衡:避免孩子只做自己喜歡的類型,鼓勵平均分配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15/20177927QPEdm81cRf.png


獎勵機制:從物質到抽獎的轉變

解鎖成就之後,該給什麼獎勵?
我一開始想到的是直接給固定的星星數量,或小點心。
但很快發現,這樣的刺激感會隨著時間遞減,孩子對於確定的獎勵,很快就不會感到興奮了。

AI 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建議:

用抽獎取代直接獎勵

這樣做的話,哪怕抽不到最大獎,也能因為「未知的期待」而保持興奮。
於是,我決定用「抽獎輪盤」作為成就的回饋機制。


系統設計與運作流程

在 AI 的幫助下,我很快確定了整體流程:

  1. 週期設定:週一開始,週日結束
  2. 成就解鎖:完成某類任務達到指定次數,即可解鎖該成就
  3. 抽獎機會:每個解鎖的成就換取一次抽獎機會
  4. 週日抽獎:週日統計總成就數,進行抽獎

抽獎輪盤上設有十幾個獎項,並且每週有一些小變化,包括:

  • 最大獎 100 顆星星
  • 水果
  • 優格
  • 小餅乾

結果證明,這個設計非常奏效,我的孩子每次抽獎時都超興奮,甚至會躲起來自己轉輪盤,最後才神秘兮兮地公布結果。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15/20177927BW8sdyqBTm.png

即便有 AI 協助,這個抽獎輪盤的調整依然花了不少時間。
首先,我需要先找一些參考圖,提供給 AI 作為設計依據,讓它製作出類似的輪盤圖案,並能夠實際旋轉抽獎。
雖然基本的輪盤功能實作得很快,但真正的難點在於與 AI 溝通「旋轉過程的細節」,包括:

  • 起始的緩慢旋轉
  • 中段的快速旋轉
  • 最後逐漸減速並停下
  • 根據最終停留的獎項彈出對應獎勵

這些階段的時間控制非常講究。即便我已經在提示中描述得很清楚,最終結果還是可能出現誤差,需要多次反覆調整。
最後,我選擇搭配簡單的手動微調,才讓輪盤的旋轉節奏與音效時間完全吻合。


後續優化:提醒功能的加入

運行一段時間後,我觀察到另一個現象,孩子有時在選任務時會猶豫很久,因為不知道自己離下一個成就還差多少。

我想到了一個簡單實用的優化方案:

在頁面頂端加上「即將達成的成就提醒」

這樣孩子能立即看到:

「只差一次運動任務就能解鎖」

自然更有行動力,也能更快做出決定。
在和 AI 夥伴確認細節後,我很快就請它開工,沒多久就完成了改良版。


反思與收穫

在實作成就系統過程中,AI 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
它不只是提供技術方案,也是幫我理清邏輯、平衡人性與系統設計的好幫手。

我原本可能會陷入「為每個成就設計專屬獎勵」的高成本模式,而 AI 的:

  • 週期重置
  • 抽獎取代固定獎勵

兩個核心建議,直接讓系統更簡單、更持久,也更有趣。

更重要的是,我從這次的協作中再次體會到,好的系統不只是功能完整,而是能讓使用者在過程中持續期待,並在小小的驚喜中培養長期的堅持力。

敬請期待下一篇:《睡前檢查表:建立孩子安心入睡的溫馨儀式》


上一篇
(Day 13)讓孩子愛上成語學習:AI 驅動的漸進式挑戰
下一篇
(Day 15)和 AI 一起打造睡前檢查表:建立孩子安心入睡的溫馨儀式
系列文
VIBE CODING 全紀錄:0 經驗用 AI 打造 PWA 兒童任務管理平台》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